真正的穷,是思维里的 “井底之蛙”!

作者头像

浩哥

『创米轻创』创始人。10年互联网实干经验,分享落地赚钱干货。

哲学家帕斯卡说过:“人只是自然界最脆弱的苇草,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。”

真正让人高贵的,不是力量,而是能用脑子去看清世界,并找到出路。

可惜,很多人并不是被环境压垮的,而是被自己僵死的思维困住了。

尤其是一些身处困境的人,越是缺资源,越容易陷进一个死循环:

抱怨环境差、机会少,却从不真正换个思路去突围。

这就像一个人落水了,不想着怎么游上岸,反而先忙着埋怨水太深了、岸太远了、没有人来救ta……

可在现实中,这种“只顾抱怨,不想自救”的人,比你想象的多得多。

一、灵活的思维,才能看到出路

司马光砸缸的故事,大家都听说过吧?

七岁的司马光,看到小伙伴掉进了大水缸,旁边的人想到的都是“怎么把人捞出来?”这一条路。

可司马光没急着下水,他抄起石头,对着水缸就是一砸,水流一泻而下,人得救了。

砸缸救人的那一刻,他赢的不是力气,而是脑子。

穷思维的人,只在乎眼前是“亏”还是“赚”,不看长远的成长和积累。

比如,有人拒绝去学一项技能,因为要花几千块钱。

可他没算过,不学技能,他可能会在未来十年,少赚几十万。

这就像司马光救人的时候,如果他只想着“水缸很贵,不能砸”,那落水的孩子就没命了。

有时候,短期的损失,换来的却是长期的生机。

可现实里,多少成年人,这辈子都没跳出自己那个“水缸”?

不是在水里溺着,而是在自己的脑子里溺着。

起点差不多,能力差不多,有的人越走越高,有的人绕了一圈,还在原地。

差别在哪?就在于你怎么想,怎么做。

二、看不见的墙,比没钱更可怕

有一只青蛙,生活在一口井里。

井口只有巴掌大,它每天抬头,看到的天空也就那么点。

有一天,井外的乌龟告诉它:外面的海,大得你一辈子也游不完。

青蛙摇摇头说:“怎么可能?天就这么大啊。”

不是青蛙不想去看海,而是它从来没见过海,所以它的大脑里压根没有“海”的概念。

这很像我的一个亲戚。

他47岁了,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干了20多年,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。

工资不高,他经常抱怨生活不公,但从来没想过要学一门新技能。

有一次我问他:“你有没有想过换个工作,或者学点技能?”

他摆摆手说:“那都是年轻人才干的事,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。”

你看,他和那只井底的青蛙,没什么区别。

不是没有能力,而是没有见过更大的世界,于是就真的以为,井口就是天空的全部。

三、打破牢笼,从思维开始

“我不行,我不适合。”

这句话,是多少人一生的枷锁?

穷思维的人,对未知充满了恐惧,因为他们觉得失败的代价太大,所以宁可维持现状。

司马光砸缸的时候,肯定也有人觉得那是“危险的事”,可如果他犹豫、退缩,等待的就是悲剧。

很多时候,你不敢跨出的那一步,才是你命运的分水岭。

我一个同学跟我说,他大学四年吃喝玩乐,毕业后有了工作,也有休息时间,却从不利用来提升自己;

结婚生子后,空闲时间也不少,但依旧不学习。

他说:“我知道没有积累,很多事都做不成,可我就是不去做,一边焦虑、一边内耗、一边破罐破摔。”

可是,如果你知道,3年后一定会更好,你今天还会退缩吗?

你是害怕失败,还是害怕别人看见你的失败?

正如当代佛学大师宗萨仁波切所说:“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大脑,走不出自己的观念,到哪里都是囚徒。”

司马光能救人,是因为他想到了别人没想过的办法,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。

如果你还在原地打转,不妨想一想:

是不是水缸没变,而是你一直没去砸它?

好了,今天就聊到这。

最后加个广告:
做了7年的虚拟资源项目正在招募合作伙伴,小白/工作室团队均可操作,找项目的兄弟可以 >>点此了解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