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明威在《永别了,武器》里有一段对话:
问题是:“你是怎么破产的?”
回答是:“两个原因,逐渐地,然后突然地。”
这句话,放在一个人身上,也很合适。
我们总是觉得,只有大风大浪才会把人击垮,所以常常忽视了日常生活中,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选择。
比如,点外卖的时候多点一杯奶茶,睡觉之前说刷3分钟短视频,结果一刷就是一个多小时……
这些小事,不会马上把你怎么样,但是日积月累,就能把你慢慢地拖垮。
一、不运动,身体废了
我一个程序员朋友,才30岁,大学的时候是学校的篮球队主力。
工作之后,每天对着电脑十几个小时,基本上每天都喝奶茶、熬大夜,压力大的时候就胡吃海喝。
嘴上老是说着:“等这个项目结束,就去健身。”
结果呢?两年时间,硬生生从140斤胖到190斤,才不到三十岁就脂肪肝、高血压全来了。
体检时医生直接说:“再这么下去,糖尿病、心脏病就是早晚的事。”
你以为只是胖点肉,其实身体早就透支了。
那些平时的“吃完就躺”“明天再说”,最后都要你自己用病痛去还。
二、不读书不思考,精神也会慢慢荒掉
我一个表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。
大学时她还是个文艺青年,爱看书,特别喜欢鲁迅、莎士比亚。
可是工作后整天泡在短视频里,也就一两年没见,上次过年再聊天的时候,发现她的表达能力明显下降了,甚至静不下来读一篇文章。
她自己也叹气:“我知道不好,可停不下来。”
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·卡尼曼在《思考,快与慢》里说过,人脑有两套系统:快和慢。
如果长期只用快的那套,慢思考就会萎缩。
这就是现实:你越习惯碎片化的信息,越没有耐心去思考。
慢慢的,你会发现自己脑子越来越钝,逻辑越来越差,说话没深度,看不懂长文。
到那时候,人还在,脑子已经荒了。
三、行动力缺失,光想不动的人生注定废掉
我有个学弟,小杨,脑子很灵活,点子也特别多。
刚开始,他满腔热情,觉得自己肯定能干出点成绩。
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总是“准备得很充分”,就是一直不开始行动。
想练口语,下载了好几个软件,结果一个账号都没登录过;
甚至公司派的一个调研项目,他硬是反复修改方案,最后拖到别人先交了。
而小杨呢?还是在原来的岗位上徘徊,手里没有一份真正能拿得出手的成绩。
之前他深夜给我发过一条消息:“有时候我真的很焦虑,看着别人升职加薪,我也想努力,每天都告诉自己‘明天一定开始’,可是就是一拖再拖。”
而莎士比亚说:“我们所要做的事,应该一想到就做;
因为人的想法是会变化的,有多少舌头,多少手,多少意外,就会有多少犹豫,多少迟延。
最后加个广告: 做了7年的虚拟资源项目正在招募合作伙伴,小白/工作室团队均可操作,找项目的兄弟可以 >>点此了解